第(3/3)页 郭嘉一听,满脸苦涩,不知该如何回话。荀攸则是走到郭嘉身旁,伸手拍了下郭嘉的肩头,语重心长的说道:“奉孝啊,看你以后还敢嘚瑟不?中招了吧?” 一行人走进了科研府,先是第一层的民用科研成果,有从低向高引水的水车,有铁制的农用耕具等等一系列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研发明,它们一些是马钧发明出来的,一些是根据以前的东西改进的;第二层,则是军事装备,小到一把匕首,大到一副铠甲,应有尽有,而其款式也与现在军中的装备不尽相同。 刚到第一层,众人心中没什么感觉,只以为有了这些东西后,百姓的生活会更加便利一些,而到了第二层后,众人的目光就随着那些装备,再也移动不开,特别是典韦、高顺这些军中将领,更是看得目瞪口呆,口水直流。 高顺拉着贾诩,急声问道:“文和,这些军备,都是要装备军中的吗?” 贾诩笑道:“那是自然,而且这些都是成品,不过,在批量制造上,还存在一些缺陷,故而,不能量产,只能装备都伯级别以上的军官。” 高顺随意的拿起一把战刀,诧异的叫道:“这...这刀,怎么这么轻?” 随后,高顺抽出了自己的佩刀,双手互击数下,只见那新式战刀崩出几个小小的缺口,高顺的佩刀也崩出了一个缺口。 高顺为之骇然,惊讶道:“这...我的刀可是采用镔铁打造,虽不敢说削铁如泥,但寻常刀剑也是难坏其一分,这才几下,就崩出缺口了?” 贾诩无奈道:“仲云,你的刀,是专门打造的,怎能拿来跟寻常刀剑相比?” 杨帆仔细的观察了下高顺手中的两柄战刀,只见那新式战刀虽然崩出了缺口,却未曾断裂,可见,此刀的韧性不错,而且,数次撞击之间,竟然能把高顺的佩刀给崩出缺口,其锋利程度可想而知。 贾诩见杨帆在那若有所思,连忙出声为其解释道:“打造新式战刀的铁矿,采自黑山山脉,因其中蕴含着很多杂质,故而在这质量上,还有所欠缺,不过,郑浑大师已经在着手准备解决这个难题。” 杨帆闻言一愣,疑声道:“郑浑?” 贾诩解释道:“嗯,郑浑,河南尹开封人,在打造装备上,很是厉害,其兄郑泰,曾与公达一起合谋过董卓,奈何东窗事发,他们也就各奔东西,这郑家兄弟也算是忠义之士,年初,郑泰病重,故而,这两兄弟就北上寻到公达,祈求让公达出面说情,让仲景兄出手救治,病愈之后,郑家兄弟为感谢救命之恩,这才投在主公帐下,郑浑来这科研府,也是公达向我引荐的。” 杨帆面露诧异之色,他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,随即转头看向荀攸,打趣道:“没想到公达也有这么一面,看来,真是那董卓做得太过天怒人怨了!” 荀攸老脸一红,回道:“那事也没成,故而不敢在主公面前提及!” 不多时,便见一名身材壮硕的汉子来到杨帆跟前,躬身拜道:“小人郑浑,拜见杨骠骑!” 第(3/3)页